交易成本與市場准入角度下跨境電商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2022-06-28T07:20:37.000Z | 内容运营

一、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理論是英國經濟學家羅奈爾得. 哈裡. 科斯(R.H.Coase)1937年在其論文《論企業的性質》中提出的。 科斯認為,交易過程中需要獲取準確的市場資訊從而產生費用,這些費用由搜尋成本、談判成本、締約成本、監督履行成本及處理違約行為成本等構成。 國際貿易市場中,資訊不完全和市場失靈導致交易成本的產生,但互聯網科技的運用使資訊處理簡化,市場相對透明有助於减少交易過程中產生的成本。

[ https://cms-platform-prod.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loads/pictures/1655110528805image.png ]

搜尋成本上,跨境電子商務客戶蒐索模式不止於傳統貿易的朋友介紹、產品關聯以及展會交流等,它在傳統外貿的基礎上利用跨境電子商務平臺搜尋相關買家資訊,並通過數據集成分析買家行為、優化產品投放,不僅减少搜尋過程的人力、時間等資源成本,而且有利於提高產品投放效率。

談判成本上,跨境電商平臺[ https://www.lazada.cn/ecosystem ](比如東南亞電商平臺

[ https://www.lazada.cn/about ]來贊達

[ https://www.lazada.cn/ ])提供的便利條件使得詢盤、還盤以及交易過程中產品細節資訊、支付資訊等的溝通確認相比於傳統進出口貿易電話交流、見面溝通而言,成本大大縮減。 締約成本上,供求雙方通過使用標準化、電子化的契约、提單、發票和憑證,使各種相關單證實現瞬間傳遞,簡化了交易手續,提高了貿易透明度,降低了信息不對稱造成的貿易風險。

二、市場准入

國際貿易中,貿易雙方為了保護本國市場,對交易國採取限制市場進人的關稅和非關稅措施,使得各國貨物、勞務與資本在國際市場自由競爭的程度降低。 WTO針對這一現狀對加入其組織的會員規定减免關稅,禁止數量限制,設定最惠國待遇以及國民待遇原則,從而放寬市場准人,以實現各國資源最優配寘,為經濟一體化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現在市場准人已演變為企業進人某一行業所需的條件或者進人市場的容易程度。 傳統市場缺乏公平競爭,貿易自由化程度低,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受到經濟危機以及國際市場低迷影響能够存活,中小型企業由於規模小、管理體制不完善、缺乏資本等,難以採取防範解救措施,容易遭遇倒閉等風險,因而進人國際貿易市場的企業需要有較大的資本支撐。

然而,在跨境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通過跨境物流平臺

[ https://www.lazada.cn/activity ],建設成本、管理成本、運營成本相對較低,企業市場准人相對寬鬆。 跨境電子商務市場准人臺階的降低,推進了全球普惠貿易行程,中小企業直接面對客戶,通過提高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參與水准,新增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吸引國外投資更多地流人技術含量較高的價值鏈中,進而推動經濟轉型陞級。

互聯網為各國企業開展跨境網上貿易提供了基礎,基於網絡的無界性和及時性,貿易的地理界線和時間限制模糊化,滿足了多方利益訴求。 跨境電子商務使貿易流程縮短,集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一體,使生產零庫存成為可能。 這種業務模式降低了交易成本,推動了電子合作,通過集聚功能加大國際貿易流,降低了各行業的市場准人,提高了貿易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服務貿易在全球貿易中的比重,有利於促進世界產業結構高級化發展。